新闻中心 / NEWS

详细内容

《水源保护之流域综合管理技术:统筹水源全流域守护》

在水源保护的复杂体系中,流域综合管理技术是实现对水源全面、有效保护的关键策略。它打破了传统单一部门、单一区域管理的局限,从整个流域的角度出发,综合考虑流域内的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,通过科学规划、协调各方利益,实现对水源的统筹保护与可持续利用。


流域综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全面的流域规划。这需要对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、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现状、污染源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。例如,利用地理信息系统(GIS)技术,绘制流域的地形图、水系图、土地利用图以及污染源分布图等,直观地展示流域的各种信息,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。在规划过程中,根据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,划分出水源保护区、生态缓冲区、开发利用区等不同功能区。水源保护区是流域的核心区域,应严格限制人类活动,禁止新建污染企业,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治理,确保水源水质不受污染。生态缓冲区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开发利用区之间,主要功能是通过植被恢复、湿地建设等生态修复措施,削减进入水源保护区的污染物负荷,同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,维护流域的生物多样性。开发利用区则在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,合理规划工业、农业和城市发展布局,推广节水型产业和技术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例如,在农业开发利用区,推广滴灌、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,减少农业面源污染;在工业开发利用区,实施清洁生产审核,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,加强工业废水处理与达标排放。


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是流域综合管理技术的重要内容。由于流域内不同地区、不同季节的水资源需求和供给存在差异,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机制。通过建设流域水资源监测网络,实时监测流域内各个水文站点的水位、流量、水质等信息,利用水文模型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,为水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持。例如,在枯水期,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重要生态用水,合理分配工业和农业用水,通过水库调节、跨流域调水等措施,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用水压力;在丰水期,加强洪水管理,利用蓄滞洪区、水库等工程设施,削减洪峰流量,同时合理利用洪水资源,进行回灌补源、生态补水等,补充地下水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。此外,还应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,实现水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交流,提高水资源调配的科学性和及时性。


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是流域综合管理技术的核心环节。针对流域内的水污染问题,采取源头控制、过程削减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。源头控制主要是加强对工业污染源、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源的监管。例如,对工业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,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;推广生态农业模式,减少农药、化肥使用量;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。过程削减则是利用河流、湖泊等水体的自净能力,通过生态廊道建设、人工湿地构建等生态工程措施,削减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。例如,在河流两岸建设植被缓冲带,吸收和降解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;在入湖河口处建设人工湿地,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再排入湖泊。末端治理是对已经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,如采用生物修复技术、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等。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、水生植物等生物的代谢作用,分解和转化水体中的污染物,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。例如,在污染湖泊中投放食藻虫,控制藻类生长,然后种植沉水植物,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。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如化学除磷、曝气增氧等,可快速改善水体的水质指标,但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。


然而,流域综合管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。一是部门协调与利益平衡问题。流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,如环保、水利、农业、林业等,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和利益冲突,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。例如,水利部门可能更关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,而环保部门则侧重于水环境的保护,在一些项目决策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。需要建立高层次的流域综合管理协调机构,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,加强沟通与协作,通过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,平衡各方利益,确保流域综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。二是公众参与度不高。流域综合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,但目前公众对流域管理的认识不足,参与渠道有限,参与积极性不高。需要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,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平台,如流域管理听证会、公众意见反馈网站等,让公众能够参与到流域规划、水资源调配、水环境治理等决策过程中,充分听取公众意见,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。三是监测与评估技术有待完善。流域综合管理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和科学的评估方法来支撑决策,但目前流域监测网络还存在覆盖范围不全、监测指标有限等问题,评估模型也难以准确反映流域复杂的生态系统变化。需要加大对流域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投入,完善监测网络,增加监测指标,开发更加精准的评估模型,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。


综上所述,流域综合管理技术通过全面的流域规划、水资源统一调配、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多方面的努力,实现对水源全流域的统筹守护。尽管面临部门协调、公众参与和监测评估等挑战,但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流域综合管理技术将在水源保护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为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。


联系热线:13798931097

东莞市全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办公地址:东莞市寮步镇松湖智谷B8栋801

工厂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牛兴路5号2栋105室

客服中心
联系方式
13798931097
技术支持: 网站建设 | 管理登录
seo seo